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陕举行

发布时间:2012-9-13来源:浏览:519次

    由国家环保部、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陕西省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明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首届经济文化合作促进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6—18日在西安举行。
    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适时召开的大会,迎合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本次会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适合今天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
    此次研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神。就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文明?如何走向现代文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来自美国、蒙古、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五百余名出席研讨会,发表具有现实意义和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二百余篇。
    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研讨会开得及时开得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在研讨会上指出,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政治基础,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不能照搬西方发展模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而道家学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今提倡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其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是我们今天研讨会所要关注的。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玉庆介绍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成为我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政治理念的提出,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他们之间的融合,将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在致辞中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鲜明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凸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首届经济文化合作促进研讨会在陕西举办,必将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认识,开拓新的思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生态文明,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把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